首頁 >  科普與文化 >  文化 >  正文

                                                禹跡圖的文化價值意義

                                                時間:2022-06-24 來源:《中國水利》雜志

                                                今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大禹,是中華民族治水英雄,被后人尊為“立國之祖”。2022 年 4 月,第一部《中國禹跡圖》在浙江紹興發布,綜合全面地描述了中國各地的禹跡文化風貌,基于文化遺產視角對大禹歷史文化進行了全新的闡釋與傳承?!拔幕妥匀贿z產日”,我們一起來看《禹跡圖的文化價值意義》。

                                                近年來,大禹精神弘揚工作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大禹文化遺產研究逐步開展,研究的主要方向為文物考古發掘實證和文化保護傳承兩類,其中有關大禹遺址、遺跡的調查研究整理及禹跡圖的編制等屬第二類。

                                                文化創新的新成果

                                                20世紀30年代李儀祉先生的一句名言——“蓋九州之中,禹之跡無弗在也,禹之廟亦無弗有也”,充分說明大禹文化在中國傳播的廣泛性和普遍性。不斷創新發展,深度挖掘大禹文化,開展多學科、跨區域研究,編制匯集新時代綜合學術、文史研究成果的禹跡圖,是歷史必然,也是時代要求。

                                                浙江紹興是大禹治水畢功之地和大禹陵所在地,一直致力于大禹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bdupload/image/202206/1656037829469103099.jpg

                                                ▲會稽山及大禹陵/郭民軍。會稽山,古山名。原名茅山,又名苗山?!妒酚洝は谋炯o》:“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薄澳湘倳健睘橹袊宕箧偵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會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會稽山麓有大禹陵、大禹廟、大禹祠、禹穴、守陵村等禹跡點。1996年大禹陵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4月,紹興首次發布了《紹興禹跡圖》。共有禹跡127處,包括了陵、廟、祠,地名,山、湖自然實體,碑刻、摩崖、雕塑等類別。

                                                2019年4月,紹興出版《浙江禹跡圖》。圖按全省11個地市、八大水系標注禹跡位置,由正圖、考釋、附錄三部分組成,共收錄“浙江禹跡”209處、“防風遺址”4處、“越地舜跡”37處、“浙江大禹同時代新石器文化遺址”30處等內容。這是一張以省為單元編錄大禹文化遺產的分布圖,在大禹文化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上都是一次重要的創新和示范。

                                                其間,編制《中國禹跡圖》,成為全國各地有關地區、相關學者,乃至國外大禹文化研究者的期望和共識。

                                                因勢利導,為規范禹跡圖編制,紹興在2021年年初組織《禹跡圖編制導則》課題項目,于2022年2月完成?!秾t》共8章22節,內容涉及禹跡的定義,禹跡圖編制的原則、資料要求、成果形式、評審要求和發布形式等,對禹跡圖編制工作作了詳細規定。

                                                2021年4月,紹興正式啟動《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編制。內容選取上,主要是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相關禹跡,歷史文獻中關于禹跡記載的印證遺存;數量選取上,考慮了各省份之間的平衡等。資料來源遵循言必有據原則,主要通過文獻查閱、現場考證、委托調查取得。

                                                全國各地35位水利史、文物、文史、測繪、攝影等學科的專家及同仁依據《導則》規范,匯集研究成果,開展了《中國禹跡圖》編制;同時,22位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對《中國禹跡圖》編制提供了指導幫助。

                                                bdupload/image/202206/1656037875651238953.jpg

                                                ▲《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

                                                《中國禹跡圖》成果由正圖、說明、表格、照片、資料匯編等五部分組成。從全國1000余處禹跡中,精選26個?。ㄗ灾螀^、直轄市)的323個點,分屬11個流域,東南至臺灣,西南及云南,西北達甘肅,東北到吉林,禹跡遍布。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計不可移動遺產308處,可移動文物13件,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以上。專業人員精心制圖及專家傾力指導,使禹跡圖編制在內容技術的規范性上得到保障,該圖經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審查批準(審圖號GS浙〔2022〕1號)。

                                                bdupload/image/202206/1656037932558887020.jpg

                                                《中國禹跡圖》局部

                                                這是我國第一張始于夏朝以大禹文化記載、傳播、考證與發展的視角繪制的禹跡歷史地圖,2022年祭禹前夕在紹興圖書館正式發布。

                                                文化遺產的新傳承

                                                在《禹跡圖編制導則》中,禹跡對應的英文是culture remains about Yu,它很好地解釋了禹跡一詞的內涵——“大禹文化遺產”。

                                                《導則》中禹跡的定義是:根據史料中有關大禹治水及其他活動足跡傳說的記載,至今留存的有關大禹的祭祀活動、紀念建筑設施、地物表征、碑刻題刻、地名遺存物等不可移動的自然、歷史物質遺存、遺址、遺跡?!吨袊碹E圖》收錄的禹跡,還包括少量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bdupload/image/202206/1656037980755715793.jpg

                                                ▲西周遂公盨(xǔ)/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又名豳(bīn)公盨、燹(xiǎn)公盨,約2900年前鑄造的青銅器,上有銘文98字,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關于大禹及其德治的文獻記錄,也是大禹治水傳說最早的文物例證。銘文“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征……”與現存《尚書·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和《尚書序》“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等古代文獻記載高度吻合,專家認為這證實了大禹及夏朝的確存在。

                                                水利遺產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水利遺產是指具有重大國際國內影響力,或具有顯著除害興利功能價值,或對特定歷史時期具有重大影響或突出社會貢獻,以物質形態或非物質形態存在的水文化系統遺存。大禹一生事業功績以治水為最著,文獻著作記載,山川河流印證,民間信仰祭祀,禹風浩蕩,遍行天下,大多數禹跡無疑是水利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精華所在。

                                                其一,梳理和豐富了水利遺產內容。以《浙江禹跡圖》為例,禹跡主要內容有:祭祀、遺存、地名、碑記、工程、詩詞、歌舞等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深扎根于浙江山水人文之中,是中華水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遺產和寶貴財富。

                                                其二,有利于水利遺產的保護與傳播。為把禹跡從文獻和圖中延伸活化到大地上,扎根社會民眾之中,實現文旅融合,2021年紹興開展了禹跡標識牌制作,標識設計主要由“紹興禹跡”題名、大禹像、“纘禹之緒”篆刻、會稽山與“水”字、二維碼、監制單位及編號等元素組成。之后開展64個禹跡點標識牌安裝,做到傳統標識和數字化相結合、保護和弘揚相結合、文化和旅游相結合;在管理上,市、縣(區)文物部門和當地鎮村相結合。

                                                其三,體現文化多元化。治水并不是大禹的全部人生,他最偉大的貢獻還有劃定九州、區分貢賦,治國安民、德化天下等。禹跡圖所收禹跡,不限于“水利遺產”范疇,還包括禹都陽城、涂山會盟、禹定九州、征服三苗等政治活動;也包括后人欣然接受大禹文化,自夸鼏宅禹跡、處禹之都的歷史遺存,包括九州之內以華夏為榮、以傳禹為榮的各種文化遺產。

                                                bdupload/image/202206/1656038013765582555.jpg

                                                ▲禹王碑。禹王碑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岳麓山云麓峰左側石壁,面東而立,為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摹拓刻本。碑兩側有明代《夸神禹碑歌》、清代“大觀”石刻;1935年周翰重修,并增刻“禹碑”額。禹王碑原刻于湖南衡山岣嶁峰,為現存最古老的岣嶁碑,其記載最早見于東漢《湘中記》《吳越春秋》。碑高1.84米,寬1.4米,碑文9行77個字,每字長寬約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F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認同的新高地

                                                大禹是中華民族治水英雄,被尊為“績奠九州垂萬世,統承二帝首三王”。大禹治水舉世聞名,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大禹文化的發展史,也是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大禹文化是活態的,具有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文化復興和國家繁榮昌盛的凝聚力。

                                                《中國禹跡圖》編制是一項文化創新和探索性工作,其核心價值是要證明中華文化的認同與傳承。從歷史記載結合考古發掘來研究、證明大禹文化,任重道遠,前程光明。禹跡圖編制,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新的歷史時期文化探索研究成果展示,具有開拓意義,其編制要求高,涉及地域廣,工作難度大。目前禹跡圖編制還只是階段性成果,之后將不斷深化和完善。

                                                編圖過程中發現,禹跡圖所選禹跡點的類別、角度、方式,對于后續編制更翔實的禹跡圖有較強的示范性。這種示范意圖體現在方方面面。例如宮殿寺廟類,注重發掘各地同名的場址蘊含的特殊文化意義,而不是千篇一律簡單地收錄名稱。雖然許多古建筑內涵不同,卻都是圍繞大禹設祭,呈現出共同的中華文化向心力。

                                                bdupload/image/202206/1656038049682682350.jpg

                                                ▲《中國禹跡圖》中的禹跡點統計表

                                                下一階段,須更多地集聚起跨學科、跨區域、跨行業的專家學者調查、研究、考證,豐富禹跡圖內容。由一張圖發展到縱橫向的圖集:縱向,編制不同歷史時期的大禹文化發展圖,以理清大禹文化在不同時期的傳播與重點;橫向,編制全國各地的禹跡分布圖,展現大禹文化的起源、傳承與發展。與此同時,一部“中國禹跡圖考釋文集”也顯得不可或缺。

                                                繼續踐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思路。禹跡圖能為解決大禹學案的爭論問題提供依據?!吨袊碹E圖》將為水利史、文史、考古等學術研究提供導引和幫助,為保護和傳承大禹文化、實現文旅融合提供更多的依托和借鑒。

                                                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編制一張以《中國禹跡圖》為主體的《東亞禹跡圖》,使其成為東方世界各民族共同文化信仰、文化認同的見證和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正逢其時。


                                                作者:邱志榮、張衛東、戴秀麗 責任編輯:王盛楠
                                                文創
                                                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