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普與文化 >  文化 >  正文

                                                水與民俗 | 與水有關的節日(二)

                                                時間:2022-06-15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德昂族澆花節

                                                德昂族主要居住我國與緬甸國交界地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德昂族澆花節(又稱潑水節),于每年清明節后五至七天舉行,歷時三天。澆花節與傣族潑水節內涵相同,但活動內容差異較大。

                                                澆花節的來源傳說有多種,其中一種是古代時,天庭有七個仙女下凡,在湖水中沐浴,被崩龍人發現,即飛回天庭,仙女臨飛時,告訴崩龍人說:若是思念她們,可塑佛像,每年替她們潑水沐浴。

                                                澆花節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能集中體現德昂族傳統文化的一項活動,既是德昂族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

                                                彝族祈雨節

                                                每年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屬龍日是云南楚雄彝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祈雨節,彝語稱為“門捏底”。季春三月是一年中天干少雨時節,彝族群眾擔心四月間小秧栽不下去,就以村落或家族為單位,相約成群,在畢摩的主持下,選擇寨子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到山頂祭天求雨。

                                                彝族認為祭天求雨的山越高離行雨的天龍越近,求雨就更加靈驗。祭天求雨儀式是在村寨附近最高的山頂,選一棵大樹作為“龍樹”,在龍樹下擺設祭壇,在祭壇上鋪墊青松毛,擺上酒、茶、米、肉等祭品,點起清香,殺雞宰羊,敬奉“天龍”。

                                                彝族古老的祈雨節,世代相傳延續至今,表達了彝族人民企盼風調雨順,五谷豐收的樸實心愿。

                                                斯德歌爾摩水節

                                                斯德哥爾摩水節(Stockholm Water Festival)始于1991年,每年8月舉行一次,宗旨是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水節期間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有歌舞、音樂、雜技、戲劇、電影,以及陸地上或水上的體育競賽和表演等。演出者除有一流藝術家和專業文藝團體外,還有業余文藝愛好者。音樂會由瑞典國王主持的皇家音樂會盛大而隆重,會上有瑞典和外國的一些藝術家演奏或演唱世界名曲名歌等。

                                                市中心王宮、議會、外交部、國王公園一帶是主要的娛樂活動區,到處是臨時搭起的大舞臺或演出帳篷?;顒訄龅貎仍O有整齊的餐廳、酒館、咖啡廳和出售手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的快餐食品的售貨亭。

                                                有各國水問題專家參加的國際水討論會、頒發斯德哥爾摩水獎 (Stockholm Water Prize)、“波羅地海水獎”、“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等是水節的重要項目。

                                                斯德哥爾摩水獎是一項國際水環境獎,由斯德哥爾摩水基金會提供獎金,每年頒發給為解決世界水問題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或團體,獎金15萬美元。

                                                客家人“四月八”,又稱水節

                                                客家民諺云:“四月八,水打老母鴨”。這是從季節上來說的,意思是:到了農歷四月初八前后,贛南、閩西和粵東等客家地域進入了雨季,下大雨、發大水成了家常便飯,以至于像老母鴨這樣非常熟悉水性的家禽,都會受到洪水沖擊?!八脑掳?,大水刮”,有的客家地域又把“四月八”叫做水節。

                                                客家人把“四月八”視作夏天的開始,就象用六月六來告誡人們夏天行將結束,沉甸甸的秋天即將來臨一樣。永定縣陳東鄉有句民諺:“不重年,不重節,只重四月八”??梢姟八脑掳恕边@個民間節日在客家人心中的地位。贛南客家有“四月八”有吃咸蛋的習俗,民間有“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的俗語。立夏開始進入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熱天容易疲勞、掉膘。立夏吃蛋,叫做“補夏”,補充營養,強身健體,干活有勁。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客家地區吃禽蛋的習俗是圖騰崇拜的遺存,或者說是圖騰崇拜的傳承。

                                                “四月八”的活動豐富多彩,既有慶祝春耕完滿結束,和向神龍祈福,求保佑風調雨順活動;又家禱告瑞獅護衛地方安定,人口康寧,以及企望稻粟豐收,六畜興旺等意思。況且客家人有著“平時莫斗伍(打平伙),年節莫孤凄”的傳統習慣。他們一年到頭辛苦勞動,就指望著這樣的類似“四月八”或端午、中秋等大節來開心一場,同時借以聯絡親友和鄉鄰。

                                                五大連池藥泉會(圣水節)

                                                五大連池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藥泉會(圣水節)有著兩百多年的傳承基礎,是黑龍江省達斡爾、鄂倫春、蒙、漢等諸多民族特定歷史時代的習俗寫照。

                                                它由原始信仰引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滲透和映照多民族生產生活、社會活動、民間文藝等多元文化內涵。慶典活動期間,當地各民族舉行各種傳統儀式,有民俗表演、傳統歌舞、升水祭祀、泉湖燈會、射獵飲水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圣水節發源于“神鹿示水”的民間故事。達斡爾人和蒙古人定于每年五月初五,從四面八方趕到此地,慶祝他們發現了神水。后來,人們在藥泉山上建起了鐘靈寺,在池子旁建起了黑龍廟。從此,這里便有了五月端午節藥泉山下“藥泉會”的習俗。

                                                責任編輯:王盛楠
                                                文創
                                                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