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節水管理研究的力作——評《中國合同節水管理理論與實踐》
水資源不僅是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更是體現綜合國力的決定性資源,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改善均與水資源息息相關。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快推進節約用水制度、加強水資源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為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水利部綜合事業局率先提出了合同節水管理概念,遴選河北工程大學為全國首所合同節水管理試點項目高校。合同節水管理是結合政府與社會力量,為推進水的節約、保護和利用而建立的一套符合市場機制的節水服務體系,對發揮市場調控能力、調動節水服務企業募集社會資本進行節水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助推節水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哈明虎教授團隊近年來致力于合同節水管理、水資源水環境聯合模擬及綜合管理、智能節水的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合同節水管理理論與實踐》一書。該書是合同節水管理試點項目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首先,該書通過對合同節水管理的產生背景、發展概況、發展前景和相關理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合同節水管理的內在作用機理,拓展和深化了合同節水管理的基礎理論。其次,通過對國內外不同模式合同節水管理的實踐案例進行探索分析,總結了合同節水管理的成效、經驗和不足,為中國合同節水管理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借鑒。再次,針對合同節水管理的利益分配方式、風險評價、節水潛力和市場資本需求缺乏深入定量分析等問題,構建了合同節水管理的利益分配和風險評價模型,測算了我國的節水潛力和節水市場資本需求,為合同節水管理的推廣奠定了理論基礎。最后,基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強化節水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制定合同節水服務產業發展政策、構建合同節水管理財政政策支持體系等九方面構建了中國合同節水管理的政策供給框架。
該書創新之處在于:一是合同節水管理理論得到實質性升華,通過系統梳理合同節水管理相關理論與方法,探究了合同節水管理內涵、運行機制與模式等基礎理論,改善了現有合同節水管理基礎理論不足的現狀;二是合同節水管理實踐得到系統性提升,通過深入分析不同模式合同節水管理案例的成效、經驗與不足,提出了合同節水管理的發展路徑,對探尋中國合同節水管理發展新思路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該書思路清晰,論證嚴謹有力,兼具理論性和實用性。該書既可為各級政府及其水資源管理部門、廣大節水企事業單位以及水資源與水環境管理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也可作為高校管理類、水利類與市政類相關學科專業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